又名:扇贝、蛏子、牡蛎、蚶子、蛤蜊、河蚬、贻贝、海螺、青口、海蛎子、生蚝
简介:贝类目前大约有1。1万种,其中80%生活于海洋中。中国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滩涂及浅海水,可供养殖的贝类达40余种。大多数贝种均可食用,很多贝类的肉质肥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干制、腌制或罐藏,不少贝类还是优良中药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烧制石灰的原料,还可制作油漆的调和剂、贝雕等工艺美术品。
贝类图册(共62张)
鳜鱼、乌鳢、淡水白鲳等特种水产品对某些常用鱼药敏感,仅仅参照常规鱼病防治方法用药,忽视特定鱼种用药禁忌,可能导致严重死亡,造成经济损失。鳜鱼:鳜鱼对敌百虫、硝酸亚汞、福美砷、氯化铜等敏感,前三种药物施用浓度在0.2ppm以上就会造成鳜鱼不同程度死亡,1.5ppm以上的福美砷、0.7ppm以上(pH
5355人阅读2020-01-16 14:54
入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鱼类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此时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鱼的起捕上市工作,还要抓好未上市鱼,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的越冬管理工作,让它们过个好冬。1、青虾主要是幼虾、亲虾越冬。选用比较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较多的池塘作越冬池。越冬池内,一般每亩可放水草150公斤~200公斤或柳
4360人阅读2020-01-16 14:13
青蛤生活在近海泥沙或沙泥质潮间带,营埋栖生活,俗称黑蛤、铁蛤,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海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增养殖前景。为保护和净化海洋环境,发展生态养殖,恢复青蛤自然资源,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与凌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分别对凌海市境内增养殖区邻近海域做了底泥采样收集和海水测试分析,对青蛤的分布、生态习性、生长繁殖与生态环境
2872人阅读2019-11-14 17:20
一、场地建设1、选址潮间带淮涂养殖选择风浪较小、滩面平整、潮流畅通的泥沙质滩涂。高涂蓄水养殖选择平坦、进排水方便的高潮区。养殖场地周围交通便捷,无三废污染,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2、建场潮间带滩涂养殖。将大块滩涂分隔成3-5米宽的畦,畦间开小沟作排水与通道,埕地周围筑小堤,同时对埕地翻松耙平,清淤消毒。高涂蓄水养殖。高涂建
4906人阅读2019-11-14 17:11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贝类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型病原体,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品种生长,提高和净化水质,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从而提高水域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此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硬泥或沙泥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模式建设的技术要点如下:一、虾塘选择与清
养殖知识 3413人阅读2019-11-14 16:16
杂色蛤俗称砂蚬子、蚬子等。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蛋白质7.4%,脂肪1.75%,无机盐类2.9%,糖类3.9%,是人们喜食的大宗海产贝类。由于生长快、生活力强、移动性差,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单,并具有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已成为贝类养殖的最主要品种。一、养殖条件要求1、栖息场以砂泥质最好(砂占70%以上),泥砂质也可以(砂占30%以下);场地天然饵料
4995人阅读2019-11-14 16:06
一、池塘选择与清整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系新开池塘,位于沿海堤外高潮区滩涂,泥沙底质,每个塘口面积2-5亩不等,海水水质达到无公害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全年海水盐度在16‰-25‰之间,pH值7.0-8.5,池塘最大蓄水深度1.2-1.5米。2.池塘清整在放苗前,清除塘内螃蜞、斑玉螺等敌害生物及其它杂物,翻耕池底10-15厘米,曝晒5-7天后,进水20-30厘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5010人阅读2019-11-14 16:00
一、概述杂色蛤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俗称蛤仔、花蛤、砂蚬子、蚬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肉中含蛋白质8.1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无机盐0.6克。除鲜食外,可熟食、炒菜、凉拌,做汤等,是价廉味美的海产品;还可入药,有清热、利温、化痰、散结的功能。我市于2001年开始人工养殖,主要是利用空闲的对虾养殖池或是围堤蓄水养殖,
1854人阅读2019-11-14 15:58
赤贝。又名魁蚶,属瓣鳃纲,蚶科。贝壳大而坚厚,左右两壳相等,呈斜卵圆形,极膨胀。壳顶膨胀突出,放射肋宽,平滑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条者为多。壳面白色,被少量棕色绒毛;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约70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生活在3—5m水探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足丝强韧,多附着在石砾或死贝壳上。无水管,潜居后仅后端部分
4162人阅读2019-11-14 14:52
1、基本条件胶州湾属半封闭式内湾,潮流平稳,有多处淡水注入,基础生产力较高,特别适合以摄取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的杂色蛤的栖息繁殖,所产蛤仔个大,肉肥,味鲜,是当地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发展杂色蛤人工育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试验场地位于近邻胶州湾的青岛市城阳区红岛镇海水育苗场,亲贝资源丰富。海水通过涨潮纳入沉淀池,经高位池沙滤
8037人阅读2019-11-14 14:42
贝类养殖的采苗和育苗即采集野生苗种和人工育苗。①采集野生苗种。许多贝类的卵在海水中受精,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的浮游生活阶段后,变态沉入海底转入底栖生活。采苗是指采集刚进入底栖生活了数月的小贝。采苗场一般位于河口或近岸盐度较低、环境条件较稳定、有大量亲贝分布的海区。采苗季节大多在贝类繁殖的最盛期,具体采苗日期提前或滞后数天,常使采苗
4019人阅读2019-10-10 10:53
科技链:海底安新家
视频 4463人播放
1、养殖场地的选择根据蛏子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特点,选择养殖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方面。(1)水质要求无污染、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盐度适宜,如有少量淡水注入效果更佳。(2)滩质要求滩面平坦、稳定的中低潮区,表层有5-10cm软泥,底质为泥沙底较适宜,泥质或含沙量小于70%的沙泥质也可。2、围网除害养殖场设置围网、清除敌害对提高养殖成活率至关重要。
1311人阅读2019-06-19 16:09
从蛏苗进塘附着,直至苗种收获,大约需要半年多时间的培育管理。这段时间正值隆冬,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寒潮、风暴、雨雪、冰冻相继而来,给蛏苗带来严重威胁。由于刚进塘附着的蛏苗,潜穴较浅,极易冻死。为此要加强苗塘管理,及时修补塘堤,以免苗塘漏水。同时要防止人为践踏,或入塘捕鱼,特别要严禁鸭群进塘啄食蛏苗。苗塘进、排水口要保持畅通,以利排水
1170人阅读2019-06-19 16:01
蛏子养殖前期准备(一)池塘条件蛏子属于埋栖型贝类,营穴居生活,根据其生活习性,蛏田应选择在内湾或平坦并略有倾斜的滩涂为好。同时要求潮流比较通畅,但风浪又不太大的海区;要求水源附近无生活和工业污染。养殖蛏子的池塘地质以松软的土质为最佳,其次是泥沙混合、但以泥为主的滩涂。海水比重1.005~1.020之间,水温8~32℃,最适水温范
2838人阅读2019-06-19 15:57
蛏子营穴居生活,广温,广盐性动物,喜泥砂质,理想的底质结构为表层4—10厘米为细泥土,埕面硅藻旺盛,中层30—40厘米以泥为主,下层含砂量较多,渗透力强,利于蛏子调节水温和水质。蛏子可耐受0—3℃低温,在39℃高温中仍能生活一段时间,生长的最适水温是15—30℃,对海水相对密度的适应范围为1.005—1.022,最适范围为1.008—1.018,蛏子生长较快,从蛏子
1513人阅读2019-06-19 15:55
蛏子为雌雄异体,1年成熟,生殖腺分布在内脏囊中。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雌性生殖腺呈淡黄色。蛏子繁殖季节因地而异。北方比南方早。辽宁蛏子的繁殖期在6月下旬;山东在8—9月;浙江、福建自9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至翌年1月为止,繁殖盛期出现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整个繁殖期间,有4次集中排放精卵,每次繁殖的间歇期为半个月。排放量以第1次和第2次最多,精
2162人阅读2019-06-19 15:46
蛏子黑点病的病原病原体为复殖吸虫囊蚴。蛏子黑点病的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流行。蛏子黑点病的症状复殖吸虫囊蚴寄生在蛏子皮下组织,发病初期尾部出现黑色小圆点,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隆起形成黑色小结节,有的突入皮下,并蔓延至体表多处,甚至引起鳝体变形、脊椎弯曲,病鳝停止摄食,贫血,萎瘪消瘦死亡。蛏子黑点病的防治生石灰或“精博强氯精
4256人阅读2019-06-19 15:43
在蛏子出池前,蛏苗早已放养,一般单靠蛏苗的残饵及蛏子的排泄.物,再加上蛏苗对浮游动物的消耗,是能够达到肥水的目的。若透明度仍较大,每亩隔2天施1ppm的氮肥,连施2-3次,对肥水较困难的地方,可提前施肥,每天一次,连续5天,基本能够达到肥水要求。蛏子养殖肥好水,可提高蛏子的生长速度,且成活率、保苗率亦提高。一般池水透明度在40cm左右、水.色
4258人阅读2019-06-19 15:40
当前蛏子人工育苗有室内水泥池和水泥沟循环水等两种育苗方式。现将其人工育苗各个环节主要技术和方法简述如下:一、人工催产选择性成熟的亲蛏在冷刺激、阴干或埕地干露加流水条件下进行催产。一般流水刺激在夜间进行,经过几小时便可产卵。流速接近海区退潮的速度。在人工催产中应注意亲蛏养殖区的海水盐度应与催产用水相接近。当亲蛏开始产卵后要继续流水。
598人阅读2019-06-19 15:34
皮帆
韦岩观
鲁宇承
金子坡
雷功成
薛晓凡
金海英
王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