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金梭鱼、梭子鱼、海狼、麻雀锦、犬鱼、尖头西、鲻鱼、乌鲻、白眼
简介:梭鱼为常见经济食用鱼类,体型较大,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长,以水底泥中微生物为食,是海港主要养鱼对象之一。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梭鱼主要是用来作观赏用途,但亦可作食用,产于沿海或海水淡水交界处,肉质鲜美,不过却含有珊瑚礁鱼毒素。
梭鱼图册(共38张)
水霉菌病又称白毛病,由水霉菌感染所致。病鱼体体表带有白色棉絮状物,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体弱消瘦,甚至死亡。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捕捞、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以致水霉菌侵入伤口而致病。防治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每立方米水用20-40克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疫病防治 7460人阅读2019-09-27 14:19
鱼虱病因鱼体被一种称为东方鱼虱的桡足类寄生虫寄生而引起。病鱼回转跳跃、惶惶不安,并且鱼体明显消瘦。寄生虫在鱼体上繁殖很快,吸取大量的鱼体营养而生活,由于鱼体内缺少养分,最终造成死亡。防治方法:因东方鱼虱不适应在盐度较低的水域里生活,故可采取冲入淡水的方法,使其逐渐脱离鱼体。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6009人阅读2019-09-27 14:18
梭鱼鱼苗至鱼种的培育虽然时间很短,但其成活率和体质状况对整个鱼种的培育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一)梭鱼鱼苗的运输梭鱼鱼苗的运输,一般在5月初至6月中旬进行,内地养殖户多从沿海地区的梭鱼繁殖场购苗,运输苗种的车辆为普通面包车或农用运输车。鱼苗的包装通常用自制的双层塑料薄膜袋(俗称“氧气袋”),每只袋装幼鱼苗(
4142人阅读2019-05-13 18:20
梭鱼鱼苗至鱼种的培育虽然时间很短,但其成活率和体质状况对整个鱼种的培育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梭鱼鱼苗培育前期,主要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个时期的长短视混养密度和鱼体生长速度而定。后期,鱼苗长大,应辅以商品饵料,数量以刚吃完或略有剩余为度。几种饵料和肥料的施用方法:(1)豆浆施用豆浆不仅可供鱼苗摄取营
2285人阅读2019-05-13 18:14
培育供催产用的优质亲鱼,是梭鱼人工繁殖的首要关键,是整个人工繁殖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亲鱼性腺充分成熟的基础上,再辅以适当的催产措施,人工繁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催产剂的作用只在于通过对卵巢等的刺激而促使卵球成熟分裂、滤泡破裂、排卵等一系列的反应。而能否发生这一连串的反应,则取决于卵巢能否接受这种刺激,即决定于催产时卵巢所处
4467人阅读2019-05-13 17:55
1、梭鱼亲鱼品质问题梭鱼人工育苗几年发展以来,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主要来自人工养殖,这样势必增加近亲繁殖的机会,出现基因变异,种质退化,进而严重影响梭鱼的生长速度。2、梭鱼苗种品种问题经过人工繁殖的鱼苗,中间培育过程由于饵料问题和生产技术不成熟,培育成活率较低,制约了养殖的发展。3、梭鱼专用全价配合饲料问题目前这块是空白,现在养殖梭鱼大
3403人阅读2019-05-13 17:44
由于咸淡水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无论是天然港养或人工港养,从纳苗到收获,一般生产周期只有4至4个半月,必须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4月底以前,对港地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行清港溜沟,在涨潮时,提起全部闸门,放水入港,反复注排水3次~4次,冲洗港内积存盐碱和腐殖质,在开闸排水时冲疏大小沟渠。诱纳鱼、虾苗进港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
2912人阅读2019-05-13 17:26
梭鱼水肿病的病症(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
2172人阅读2019-05-13 17:07
梭鱼饲料主要是小罗非鱼、小杂鱼、麦穗鱼、泥鳅、虾等活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可将80%绞碎的鱼肉及20%的面粉或其他黏合剂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投喂。刚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时,可将其与水蚤混合投喂,然后再逐渐减少水蚤等活饲料的数量,直到全部投喂颗粒配合饲料。颗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配方是动物性饲料(鱼粉、畜禽及水产品下脚料、血粉等)50%、植物性
1096人阅读2019-05-13 16:59
1、梭鱼养殖的池塘清整鱼池清整在冬季进行。首先将池中鱼类尽量拉网捕清(以免造成干池时损失),然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使池底经冰冻暴晒数日,达到减少病虫害,疏松土壤和加速有机质分解的作用。鱼种下塘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量为100千克/亩(干法清塘)。清塘后第五天注入新水。2、梭鱼养殖的注水施肥梭鱼种放养前10天,在池塘四角堆放经发酵
2835人阅读2019-05-13 16:47
1.梭鱼疖疮病的症状由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侵入鱼体引起。病鱼鱼体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手摸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充血,内部充满大量脓汁、血液和病菌。背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严重时肠道也充血发炎。2.梭鱼疖疮病的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捕捞、运输或放养时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及时捕捞并池
2608人阅读2019-05-13 16:42
1、梭鱼精养养殖面积在10—200亩,每亩投放1000—1500尾,搭配适量鲢鳙鱼,配备足够增氧设备,一般亩产达到1500—1800斤。2、梭鱼混养养殖面积50—500亩,每亩投放梭鱼600—1000尾,搭配银鲫鱼种800—1000尾,以及适量鲢鳙鱼种。亩产梭鱼800—1200斤,银鲫鱼1000斤。3、梭鱼虾混养梭鱼的苗种培育和成品鱼养殖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每亩投梭鱼500尾
3763人阅读2019-05-13 16:28
梭鱼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前应整理池塘,排干塘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70千克~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杀灭杂鱼等敌害。若有青苔,每亩水面可用0.5千克硫酸铜溶于适量的水中泼洒。梭鱼喜欢肥水,在肥水池塘中长得很快。因此,要多施基肥。一般每亩水面施腐熟的粪肥250千克~350千克。清塘消毒后,将肥料遍撒于池底,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再晒几天,然后注入新水
3528人阅读2019-05-13 16:11
梭鱼航尾吸虫的病原病原体为梭鱼航尾吸虫。梭鱼航尾吸虫的流行水温20-32℃发生,一般为5-10月,7-9月为流行高峰。梭鱼航尾吸虫的症状梭鱼航尾吸虫寄生在梭鱼的胃中,虫体圆柱形,淡红色,大量虫体在胃中引起胃壁充血发炎,发病的梭鱼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生长缓慢。梭鱼航尾吸虫的预防生石灰或“精博强氯精”彻底清塘,消灭病原。梭鱼航尾吸虫的治疗内服:“精博肠
3204人阅读2019-05-13 16:01
梭鱼气泡病病原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症状体表出现气泡,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因反复向下挣扎,体力耗竭而死。主要危害梭鱼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防治方法①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②适当提高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③发病时,每亩用4~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梭鱼
1618人阅读2019-05-13 15:57
梭鱼滑走细菌病的病因诲岸曲绕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梭鱼滑走细菌病的主要症状各鳍糜烂、缺损,游泳缓慢,食欲下降;病症恶化时,头部腹面发红、充血,皮肤溃疡。梭鱼滑走细菌病的流行季节春、秋两季水温为15℃—20℃时易发生。梭鱼滑走细菌病的防治方法避免高密度养殖,防止鱼体体表受伤,保持良好水质。治疗时可用土霉素50ppm药浴1—3小时,必要时可口服药饵。
766人阅读2019-05-13 15:55
梭鱼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成为黄渤海主要养对象之一。下面农业之友网为你介绍一下梭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梭鱼链球菌病的病因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梭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病鱼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颚充血。梭鱼链球菌病的流行季节多发病在夏季高水温期。梭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青霉素、
1718人阅读2019-05-13 15:36
梭鱼微孢子虫多寄生在亲鱼的脂肪组织、生殖腺中,形成孢囊,外表黑色,呈块状,直径可达2厘米,孢囊内充满孢子,可导致亲鱼不育甚至死亡。梭鱼微孢子虫的防治方法①不用有寄生微孢子虫的活鱼作为饲料。②发病鱼池的工具,必须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消毒。③及时捞除病鱼。④每千克饲料拌用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二甲氧嘧啶0.8—1克投喂,连喂4天,停药3天
1486人阅读2019-05-13 15:14
1、梭鱼脓泡病的病症病位多发生在足面上,出现直径I~2mm的脓泡,有时2~3个,多者4~5个,用针尖挑破,冒出一股淡黄色脓水,如发现不及时,脓泡周围开始出现溃疡,最后导致死亡。2、梭鱼脓泡病的病因多数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在7~8月份,水温在20~22℃以上发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的地方在亲鱼促熟过程中发生脓泡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大批亲鱼死亡。甚至使
4246人阅读2019-05-13 15:00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其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或纯淡水均能存活,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0℃,最适温度为12℃~25℃。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梭鱼既可以主养,也可以与淡水鱼、蟹、虾混养,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池塘中的饵料,而且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
3427人阅读2019-05-13 14:56
皮帆
韦岩观
鲁宇承
金子坡
雷功成
薛晓凡
金海英
王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