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育珠贝、育珠蚌、珍珠贝、珍珠蚌、珠母贝、珠母蚌
简介: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具有各种形状,但最典型的是圆形和梨形呈现各种颜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浅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泽,可做装饰或入药,天然淡水珍珠主要产于海南诸岛。珍珠有白色系、红色系、黄色系、深色系和杂色系五种,多数不透明。可入药,有清热滋阴,明目,解毒功效。
珍珠图册(共50张)
泥鳅:泥鳅对水温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个~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沟内,并用稻草铺设在鱼沟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沟底部的淤泥中越冬。水蛭:水温降至10℃以下时,水蛭钻入潮湿疏松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少
2542人阅读2020-01-16 13:36
一辈子只为一颗珍珠
视频 4487人播放
鱼清洁虾治病珍珠池里有秘密
视频 养殖知识 3397人播放
褶纹冠蚌、背瘤丽蚌育的珠,一般“两夏一冬”就可采收,有的当年植片,当年采收;三角核蚌和其他贝蚌,一般要经过“三夏两冬”才能采收,有核珍珠要比无核珍珠时间短。为什么珍珠形成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呢?因为无论哪种贝蚌育的珠,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珍珠,都要经历珠囊形成期、珠胚期、珠核期、增圆期、成圆期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所需时间一般需500天~800天
3663人阅读2018-07-18 17:52
趟上互联网这趟列车,这个时代就真的应了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浙江诸暨有个小伙,最近就实现了梦想,笑言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小伙原名詹鑫达,人称珍珠哥,1987年出生,今年刚满30岁。他的爸妈卖了31年珍珠,现在,他不仅让自家淘宝店成了行业内销量第一,自己也成了诸暨珍珠之乡山下湖镇有名的网红。怎么红起来的呢?珍珠哥卖珍珠有绝招——
人物故事 1441人阅读2018-02-07 10:37
自去年央视《生财有道》播出的《平湖农家翁,微博卖珍珠》节目得到热烈反响后,使得阿美珍珠闻名全国,慕名而来询问珍珠的顾客更是让汤阿美家的电话从早响到晚,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的订单络绎不绝,节目上孙女带的同款珍珠手链更是卖到断货。看到自家设计的珍珠饰品如此受欢迎,老汤的孙女意识到必须要赶快注册商标,一来可以让顾客买得踏实,二来也避免仿造。
人物故事 3062人阅读2017-08-23 16:59
“现在的蚌还小,过几个月才能接种。”5月23日,见到记者时,邱雪英刚刚和徒弟汪园红到湖中检查完三角蚌的生长情况回来。类似邱雪英这样的女性在万年县有4000余人,她们没有显赫的学历,也不是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却熟练掌握了有核珍珠养殖中最核心的操作技术——核片接种,她们走南闯北给全国八成以上的有核珍珠养殖场接种,挑起了全国有核珍珠养殖的大梁。
人物故事 2847人阅读2017-08-11 18:05
我国有淡水蚌100多种,但适合养殖珍珠的蚌仅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目前生产上用得最广、养殖珍珠价值最高的河蚌为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一、淡水珍珠蚌的生态、生活习性(一)生活习性珍珠蚌一般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的底泥中,蚌体潜入泥中的深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季水温低时,蚌体大部分潜入泥沙中,前腹缘向下,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
育种知识 3386人阅读2017-08-11 17:52
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Gould〕又称马氏珠母贝,是世界上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最主要贝类,我国的海水珍珠几乎都为合浦珠母贝所产。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合浦珠母贝人工育苗取得成功并大批量生产之后,其养殖种苗则完全为人工苗,养殖规模因此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不注重野生合浦珠母贝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注重科学育种及珠贝的择优、复壮培育,只贪图
养殖知识 育种知识 8643人阅读2017-08-10 17:57
1、品种介绍(1)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是我国的特有种。壳大而扁平,壳质较厚,坚硬,壳后背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形状,故名。三角帆蚌的细胞小片离体存活时间较长,具有很强的“嗜核性”,因此不但移植成活率高,而且增生成囊(珍珠囊)的速度快,产优质珠比例较高。三角帆蚌产珠质量上乘,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较慢。(2)褶纹冠蚌Cristaria
养殖知识 育种知识 9410人阅读2017-08-09 17:55
近年来,特色水产养殖成为农户增收利器,养虾、养蟹、养甲鱼、养黄辣丁等等,不一而足。但在自贡市沿滩区的一个浙江业主却不走寻常路,他把沿海地区广为养殖的珍珠蚌引入四川的水域,从试养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做大规模,十年耕耘,他收获了一粒粒晶莹透亮、光滑圆润的珍珠,也收获了令人艳羡的财富。养蚌取珍珠这名浙江业主叫杜银江。4月10日,在沿滩区仙市镇箭
人物故事 724人阅读2017-08-08 17:49
汉寿县周文庙乡陈军堤村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人工繁养珍珠,开创了洞庭湖区人工养殖淡水珍珠的先河,有着“湖南珍珠第一村”的美誉。经过50多年发展,如今该村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珍珠产业化格局。初夏时节,陈军堤村700多亩淡水珍珠养殖池里均匀分布着一行行整齐的绿白相间的浮标,浮标下面悬挂的一个个网箱中,悄然生息着淡水河
人物故事 703人阅读2017-08-01 17:52
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马氏珠母贝(又名合浦珠母贝)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和生产珍珠的主要母贝,文明遐迩的“南珠”即为该贝所产。南珠是名贵首饰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但自1965年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养殖生产一直用人工繁殖个体而缺乏选育,导致个体小型化,育珠性能下降,优珠率低(不足30%)。为此开展了品种改良研究,
养殖知识 育种知识 2964人阅读2017-07-13 14:58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在几种软体动物中,由于在套膜里面或下面层层真珠质围绕不附着于外壳的外来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结物。珍珠由于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具有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的象征意义,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一、
养殖知识 8877人阅读2017-04-24 17:38
(1)症状。斧足缺刻,溃疡严重,萎缩,呈肉红色,并有大量粘液,组织缺乏弹性。该病由细菌引起,也有因寄生虫或鱼类等水生动物吞噬引起的。(2)防治方法。①用灭虫精浸浴10分钟。②用O.0l%的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5%)溶液浸浴10-30分钟。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9031人阅读2017-04-24 17:38
育珠蚌最易患病的季节是l-9月,蚌病一旦发生,蔓延极快,给育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育珠蚌患病后,一投在外表有症状表现。(1)症状。鳃丝糜烂,残缺不一,呈淡紫色,有大量粘液,两壳张开后无力闭合,闭壳肌弹性差。该病交叉感染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损失极大。(2)防治方法。①注射盐酸四环素,每只1000-4000国际单位。②用0.01%-0.02%的多菌灵液浸浴10-15分钟。③用10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8279人阅读2017-04-24 17:37
育珠蚌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蚌种近亲繁殖,养殖性能下降;下面重复养殖多年,育珠所需微量无素减少,抗病、育珠能力减弱;水环境恶化,水源污染,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手术操作中消毒不严格,蚌体瘦弱、抗病力差等。这些都是导致蚌病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育珠蚌患病不易发现,一旦患病,很难控制和治疗。因此,蚌病应该以防为主,治疗为辅。1、蚌病的预防(1)自繁自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2351人阅读2017-04-24 17:36
(一)症状据虞祥发(1982)报道,由于闭壳肌失去闭壳能力,使两壳张开,蚌的内外鳃片易被小虾、小杂鱼等敌害生物咬吃而成伤口,经细菌入侵感染,导致鳃片腐烂,主要病症为鳃丝残缺不全,呈苍白色,有淡黄色黏液,鳃片粘有污物,发炎,如不及时治疗,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受阻,很快死亡。(二)防治方法发病较轻、发病率不高的吊蚌池,每立方米水体泼洒生石灰5-10克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6103人阅读2017-04-24 17:30
育珠蚌常见病有水膨胀病、烂鳃病、肠胃炎、斧足病等。引起育珠蚌发病的原因主要有病原体的存在、手术蚌体质弱、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大、死蚌的传染等。育珠蚌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养殖前或取珠季节,做好池塘清整消毒。首先要挖除池底过多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干塘法,每亩施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带水
养殖知识 疫病防治 6081人阅读2017-04-24 17:30
一、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养殖珍珠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1、水深养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为好。2、水流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义。生产实践证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泽较静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泽好,产量也高。3、水的酸碱度(PH值)中性的水域(PH7~7.5)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
养殖知识 4243人阅读2017-04-24 17:27
吕邓宇
雷轩梅
吴志淼
陈皓
叶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