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生姜、白姜、川姜
简介:生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一般适用于做菜、煮汤和鱼肉类菜肴的点缀及调味。
姜图册(共70张)
2700人阅读2019-08-19 16:42
我国大蒜、生姜等佐料的种植面积还是不小的,行情不少种的人就少点,行情只要变好了,就一堆人种植。而农户朋友在种植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姜死苗,那么大姜死苗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呢?一、温度过高、缺水姜棚温度过高,导致烤苗,从而出现死苗。其次就是土壤水分缺乏,再加上温度过高,会快速失水导致死苗。再就是土传病害感染根部,根部
1289人阅读2019-06-26 16:14
生姜种植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苗期到旺盛生长期管理的好坏,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卷叶“扎辫”、叶片发黄、根系腐烂、死棵烂苗等现象。做好苗期到旺盛生长期的管理,预防和减轻这些生长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收益有重要的意义。一、生姜苗期常出现的问题1、高温干旱出现卷叶,“
3625人阅读2019-01-04 14:17
眼下正值大姜收获的季节,然而“中国姜蒜之乡”——山东安丘的姜农却似乎开心不起来。今年受涝灾影响,90%的大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棵烂苗,有些农户甚至绝产绝收。不过,安丘市凌河镇申家庄村的丛凤芝却不但没有受影响,她家的大姜反而迎来了大丰收。“种姜26年,今年是最好的一年!”她高兴地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丛凤芝,42岁,地地道道的农民,
1475人阅读2018-11-26 14:43
姜块大小以25-30克为宜,出苗早,姜苗生长旺,产量高;若种块太小,则出苗迟,苗弱,单株产量低,商品性差。每块姜种上只留一个短壮芽,其余全部抹除,掰姜时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然后将掰好的姜块放入250-5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5分钟,捞出后随即播种,可促进生姜植株分枝,增强长势,提高产量。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
1203人阅读2018-11-07 13:57
生姜是主要的菜肴调味剂,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很多种植户发展种植业的首选项目,但是在种植过程中虫害危害非常大,如果各位想要种植的生姜高产,那么就需要及时防治。一、生姜蓟马的症状表现生活习性:该虫世代重叠,把卵产在心叶组织里。成、若虫喜干旱及背光环境,多潜藏在未展开心叶里为害。成虫常随气流传播。夏季干旱,生长缓慢或菜田低洼积水、缺肥
病虫防治 3163人阅读2018-07-25 16:47
1、普通干姜片将生姜去皮洗净、晾干,切成0.5厘米厚的姜片,每100千克鲜姜片加盐3.5千克,分层腌制3~5天,待食盐溶化渗透后,捞出晾干或用烘箱烘干即成。一般每100千克鲜姜可出成品15~20千克。姜片用无毒塑料袋密封保存,可保存2年。2、脱水姜片取生姜洗净晾干,切成0.5厘米厚的姜片,置沸水中烫漂5~6分钟,捞出后用干净冷水冷却,沥干水分后,把姜片摊在
加工技术 886人阅读2018-01-18 18:04
一、按生物学特性分类根据生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可分为疏苗型和密苗型两种类型。1、疏苗型:该类型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80~90厘米,生长旺盛的植株可达1米以上。叶片大而厚,叶色深绿,茎秆粗而健壮,分枝较少,通常每株可生8~12个分枝,多者可达15个以上,排列较稀疏。根茎块大,外形美观,姜球数较少,姜球肥大,多呈单层排列,姜球节较少,
品种 730人阅读2018-01-11 16:13
根据姜芽的长短、粗细及不定根发生情况等几个因素,一般在生产上把姜芽分成大、中、小三级:大芽,芽长大于2厘米,粗0.8~1厘米,芽基部已发生不定根;中芽,芽长1~2厘米,粗约1厘米,芽基部已见根的突起;小芽,芽长0.5~1厘米,粗0.5~0.7厘米,芽基部未见根的突起。试验表明,姜芽大小对姜的生长和产量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姜芽越大,则出苗越早,大芽比小
种植知识 783人阅读2018-01-11 16:12
一、生姜生长需肥量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以满足生长需求,其中以氮、磷、钾、钙、镁吸收量最多,作用最大。每生产1000千克鲜姜产品约需吸收氮6.34千克、磷0.57千克、钾9.27千克、钙1.30千克、镁1.36千克。姜全生育期中吸收钾最多,氮次之,镁、钙、磷依次减少。矿质养分在体内分布亦有一定规律,除钾、钙外,
种植知识 640人阅读2018-01-11 14:39
一、适时早播根据当地气温、地温和晚霜时间,进行地膜栽培可比常规播种提早20~30天、于4月上旬开始播种。盖膜前应用除草剂每亩100~150克,对水喷施,免除膜下杂草。地膜可选用厚度0.005~0.006毫米、宽240~340毫米规格。地膜栽培较不盖地膜栽培增产42%以上。二、适当稀植适当降低生姜种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促使姜块大而整齐。一般高产地块适宜种植密度
种植知识 820人阅读2018-01-11 14:17
一、小地老虎对生姜的危害小地老虎又叫土蚕、黑地蚕、切根虫等,刚孵化的小地老虎幼虫常常群集在幼苗上的心叶或叶背上取,把叶片咬成小缺刻或网孔状。幼虫3龄后把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还常将咬断的幼苗拖入洞中,其上部叶片往往露在穴外,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二、小地老虎发生规律1、小地老虎一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北京3~4代,安徽、江苏5
病虫防治 495人阅读2018-01-11 13:27
一、姜种催芽的好处和时间姜种催芽有2个好处:一是可以早出苗,早生长,早上市;二是可以延长生姜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时间,从而提高产量。催芽前要先晾晒姜种2~3天,然后剔除腐烂、干缩、带病、带伤的姜种,选用肥大饱满、色泽光亮、无病无伤的合格姜种进行催芽。南方温暖地区,种姜出窖后多已现芽,不经催芽即可播种。催芽的过程,北方称“炕姜芽”,多
种植知识 736人阅读2018-01-10 14:47
安姜3号生姜品种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林研所、旬阳县黄姜研究所采用选择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黄姜优良品种。于2003年元月经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旬阳县已建成“安姜3号”黄姜良种基地400亩,该品种并作为GAP认证的品种。1、性状整齐:叶浅绿色,多三角形,花叶型,5条或7条叶脉呈现较宽斑块状的灰白色带。结果少,果穗上着生2-3个蒴果。。
品种 579人阅读2018-01-10 13:59
根据有关试验和实践经验,对露地栽培疏苗型大姜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大致分为3种情况:一是高肥水田,可采用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的营养面积,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二是中肥水田,可采用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的营养面积,每亩种植6000株左右。三是低肥水田,可采用行距50~55厘米、株距18~20厘米的营养面积,每亩种植7000株左右。一般高产优质栽培用种块大,用
种植知识 919人阅读2018-01-07 14:39
生姜又叫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黄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生姜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
种植知识 636人阅读2018-01-06 15:21
一、生姜对温度的要求温度是影响生姜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之一。生姜的原产地是南方的热带森林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温暖,降水较多。生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使它形成了喜温暖、怕寒冷、怕霜冻的习性。生姜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17℃,适宜温度22~25℃,在此温度下,大约经过25天,幼芽长度就可达到1.5~1.8厘米,粗1~1.4厘米,芽子肥壮,符合播
种植知识 708人阅读2018-01-04 15:06
一般生姜的收获可分为收种姜、收嫩姜和收鲜姜3种。一、收种姜生姜与其他作物不同,种姜发芽长成植株形成新姜后,其种姜内部组织完好,既不腐烂亦不干缩。原因是种姜在供给幼苗养分的同时,地上茎叶的同化物质有少部分回流到种姜内。种姜可与鲜姜一并在生长结束时收获,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收获,北方称为“扒老姜”,南方则叫“偷娘姜”。具体做法是:顺着生姜
种植知识 641人阅读2018-01-03 14:18
安姜2号生姜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黄姜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性强,皂素含量中等偏上,是综合性状良好的黄姜品种。叶片(植株上较大的叶片)长5.6~6.4厘米,宽4.6~6.4厘米,长宽几相等,为花叶型,七条叶脉呈细而均匀浅绿色带,果穗上着生3~7个蒴果,根茎黑褐色,三出分枝,其中一个芽头长,其余两个芽头短,芽头较少。该产品是首次通过国家正式
品种 782人阅读2018-01-02 14:02
一、生姜眼斑病症状及危害生姜眼斑病又叫生姜眼点病,是生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生姜眼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梭形,大小5~10毫米,灰白色,边缘浅褐色,周围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出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病斑连片,造成病地黄枯而死。致病菌为德斯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多单生
病虫防治 693人阅读2018-01-02 13:43
吕欣悦
叶明轩
胡晨熙
陆裕
左正刚
吴静月
陈述
毕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