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沟鲶、钳鱼
简介: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中国大部份地区养殖。
斑点叉尾鮰图册(共15张)
随着国内对鮰鱼的消费的增加,近几年来鮰鱼的价格一直较好,养殖也比较红火。从2015年来国家的拆网箱,使鮰鱼养殖量有较大的下滑,池塘养殖越来越多,而近期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政策越趋严格。所以针对鮰鱼疾病的防控,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趋势,既要考虑对疾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又要考虑成品鱼作为食品的安全性,更要考虑养殖的高效益性。&nbs
7482人阅读2019-12-02 14:13
斑点叉尾鮰作为名优鱼,为大家带来了良好的收益,近年来养殖密度的增加,鱼病问题也逐渐突现,今天为大家介绍斑点叉尾鮰的常见疾病。斑点叉尾鮰病毒性疾病,病原: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CVD),病鱼症状:病鱼垂直悬浮于水中。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腹水。鳃丝发白,眼球突出。解剖后肝,脾,肾有出血斑。解剖肠
9895人阅读2019-12-02 14:09
四川眉山和湖北嘉鱼是斑点叉尾鮰鱼苗的两大产地,占全国斑点叉尾鮰鱼苗产量的95%以上。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2大鱼苗产地斑点叉尾鮰孵化方式。孵化设备:使用孵化设备的目的是保证鱼卵的溶氧避免鱼卵损坏,提高孵化率。眉山斑点叉尾鮰孵化采用在孵化池中段
3103人阅读2019-12-02 14:05
随着国内消费的拉动,近两年斑点叉尾鮰行情一路高涨,引起很多养户的追捧和养殖。然而,今年春转夏阶段,华南天气变化频繁,长时间的阴雨和异常天气致使很多叉尾鮰池塘泛底缺氧,氨氮亚盐等水质指标超标,倒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早春摄食少,营养不足,叉尾鮰肝肠等消化和免疫功能差,而养户投喂过猛或者不合理;再加上气温回升使虫菌繁殖加速,造成
8352人阅读2019-12-02 13:57
(8亩叉尾鱼塘每天死亡200多斤,三天控制下来)【池塘情况】广东省上横,养殖面积8亩水深1.5米,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鮰,混养大头鱼,鲫鱼。饲料投喂量一天喂3包,每天一餐,鱼的大小
9522人阅读2019-12-02 13:49
【病原】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n virus,CCV)(图1),属鮰疱疹病毒,病毒颗粒有囊膜,呈二十面体,双链DAN,直径175~200nm。【主要症状】病鱼嗜睡、打旋或头向上尾向下在水中垂直悬
3496人阅读2019-12-02 13:35
叉尾鮰即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美国叉尾鮰鱼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是贵州水产养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形态特征其体形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有须4对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
6998人阅读2019-12-02 11:43
套肠症即“肠套叠”,“肠套叠”是指鱼类的部分肠管及肠系膜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严重时会引发肠断裂,出现肠脱现象,即脱肛。【病原】汪开毓等(2006)报道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
5251人阅读2019-12-02 11:38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易饲养、出肉率高等特
1179人阅读2019-12-02 11:07
品种来源:以斑点叉尾鮰2001密西西比选育系为母本,2003阿肯色选育系为父本,杂交生产的杂交一代。其中,2001密西西比选育系是2001年从美国密西西比州引进的群体,经群体、家系选育技术选育后构建的群体;2003阿肯色选育系是2003年从美国阿肯色州引进的群体,经群体、家系选育技术选育后构建的群体。审定情况: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已于
6840人阅读2019-12-02 11:01
近期,常德、天门、洪湖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域套肠病多发,养殖户死鱼现象较多,有通心粉在社区说明了这个现象后,闲不住的鱼病小灵通又来为大家支招啦!套肠病是个什么病?究竟有多厉害?养殖户又该怎么防治?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主)症状:病鱼的眼观病变主要表现为体表(特别是腹部和下颌)充血、出血和褪色斑,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
3276人阅读2019-12-02 10:59
斑点叉尾鮰别称沟鲶、钳鱼等,为鲶形目鮰科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原产于北美洲,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吧!斑点叉尾鮰生长习性&n
2284人阅读2019-12-02 10:51
高温季节斑点叉尾鮰鱼的出血病是来势凶猛的爆发性鱼病,发病迅速,治疗困难,损失巨大。更困难的是斑点叉尾鮰鱼是无鳞鱼类,抗应激能力很差,很多常用药物对斑点叉尾鮰鱼敏感,无法使用,即使安全的药物,也不能加大用量来提高药效,因为加倍用药会引起斑点叉尾鮰鱼的应激性死亡,损失更大。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和化学性消毒剂则会对肝肾造成毒害,影响生长,留
7055人阅读2019-12-02 10:44
病因主要由斑点叉尾鮰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是一种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危害极大。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3~9月是发病时期,但以3~5月高发,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一般病程在2~5天,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90%以上。&
6202人阅读2019-12-02 10:06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症状发病早期病鱼可出现行动缓慢、离群独游等现象。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典型症状病鱼出现体表严重充血,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鲢、鳙更明显);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混浊腹水;鳃肝脏、肾脏的颜色均较淡,呈花斑状;肝脏、脾脏、
9968人阅读2019-12-02 10:02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目前在中国主要是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适合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可主养,也可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现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最好为3-10亩,水深1.6-2.0米。池底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
7605人阅读2019-11-29 17:04
斑点叉尾鲴又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原产于北美洲,1984年引进我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优质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鲴的病害较多,从病毒感染到寄生虫的侵袭均可造成批量死亡。因此,该鱼的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惨白,肾脏红
8535人阅读2019-11-29 16:40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通威鮰鱼是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斑点叉尾鮰原种为选育基础群体,通过采用传统群体选育技术与亲子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2代选育的斑点叉尾鮰新品系(F2),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品种特性&
2082人阅读2019-11-29 16:17
一、均衡增氧和精准组合投喂紧密结合面积在8亩以上的池塘在主养鱼吃食的投饵区安装微孔增氧机,呈扇形的布局8-10个曝气盘。或者在投料的区域安装两台叶轮式的增氧机。均在投喂饲料的时候提前半小时开启,投料后推迟半小时关闭,以增加或稳定投饵区的溶氧。当叉尾鮰规格达到200g以上后,根据养殖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的口径对饲料的粒径的
3571人阅读2019-11-29 16:00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因其生长快、适应性广、肉质上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但近年来,四川、湖北、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地的斑点叉尾鮰养殖都受到了套肠病的困扰,且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发病时,斑点叉尾鮰在行为上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垂死时头向上、尾向下,
2952人阅读2019-11-29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