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同蒿、蒿子杆、塘蒿、蒿子、蒿菜、菊花菜、皇帝菜
简介:茼蒿在古代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原产地中海,在中国分布广泛,其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属短日照蔬菜。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有养心安神、稳定情绪、降压护脑、防止记忆力减退等功效。可单炒,与肉、蛋等共炒时,则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吸收率。
茼蒿图册(共50张)
冬暖大棚番茄、冬瓜、蒜苗、茼蒿立体栽培,能利用大棚周年生产反季节蔬菜,效益十分可观。番茄选用良种:宜选用早丰、西粉3号、L402等品种。培育壮苗:10月底或11月初,将番茄种子用10%磷酸三纳液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置于25℃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幼苗出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2--
种植知识 4283人阅读2019-08-30 18:36
幼苗沤根苗枯病是茼蒿上重要的病害,严重影响茼蒿产量。发病初期幼苗外观可见叶片呈凋萎状,检视病株,根部不发新根,根皮发黄,主根亦呈锈褐色略收缩,有的主根腐烂,病苗极易拔起。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及时用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种子药剂加新高脂膜拌种,播种后随即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
956人阅读2018-12-17 17:28
一、茼蒿种植技术1.种植季节a、春季:2-4月播种,4-7月收获;b、秋季:8-9月播种,9月到第二年2月收获;c、冬季:10-11月播种,12月到第二年4月收获。2.种植技术要点a、整地、施底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公斤作基肥;晒田2-3天后,做成宽1.5米的高厢,沟深20-25cm,耙平整细表土后即可播种。b、播种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温
1484人阅读2018-07-03 16:06
一、茼蒿叶斑病症状及危害茼蒿叶斑病又叫叶点霉黑点病是茼蒿的一种常见病害。茼蒿叶斑病只为害叶片。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也有的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面上微有轮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有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联成片,叶片枯死。二、茼蒿叶斑病传播途径茼蒿叶斑病的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病原靠雨水溅射传
病虫防治 709人阅读2018-02-08 17:00
1、大叶茼蒿: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缺刻少而浅,叶肉厚;嫩枝短而粗,纤维少,品质好,产量高;但生长较慢,成熟稍迟,栽培比较普遍。2、小叶茼蒿:又称花叶茼蒿、细叶茼蒿或鸡爪茼蒿。叶狭小,缺刻多而深,叶肉薄,但香味浓;嫩枝细,生长快,品质较差,产量低;较耐寒,成熟较早,栽培较少。此种类型,在北京已培育成嫩茎用品种——蒿子秆。3、
种植知识 891人阅读2018-02-01 16:48
一、注意防高温茼蒿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茼蒿生长适温17~20℃,超过29℃生长不良,叶片数少而瘦小。因此,夏季高温常是导致茼蒿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要想茼蒿长得好,产量高,就一定要把温度降至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采取的降温措施有覆盖遮阳网等。部分菜农常在中午温度高时浇水降温,经大量的试验证明这种方法不妥,
种植知识 889人阅读2018-01-31 14:39
一、大棚茼蒿出苗前的管理大棚冬、春茼蒿栽培大棚冬、春茼蒿栽培,于11月中旬开始播种,至翌年1月上旬止。播种后,用踏板踏平畦面土壤,浇盖籽粪。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大棚加小棚加地膜3层覆盖,出苗后,揭去地膜和小棚薄膜。如遇-10℃严寒天气,晚上仍需覆盖小棚薄膜,御寒防冻。土壤干旱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二、大棚茼蒿出苗后的管理在棚温管理上,
种植知识 656人阅读2018-01-30 14:42
一、整地施基肥在前茬作物出茬后,及时耕翻冻垡或晒垡,施基肥,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或腐熟人粪尿2000千克加叶菜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5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茼蒿栽培畦要求做到2畦1深沟,2畦宽(连沟)4米(即每畦连沟2米)。2畦之间的走道宽33厘米,深10厘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呈马路形。畦沟深、宽各33厘米。浇水时,人站在畦边,用粪勺舀水浇菜,亦称沟灌
种植知识 708人阅读2018-01-29 14:44
一、茼蒿需肥规律茼蒿正常生长需要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为最多。茼蒿以嫩茎为食用部分,生育期短,属速生蔬菜,在生产中,氮肥需要量较多,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茼蒿幼苗期需肥量很小,当幼苗长到8~10片真叶时,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需肥量增加,应加强肥水管理。植株长到18~20厘米时即可收获上市。二、茼蒿基肥茼蒿生长周期
种植知识 548人阅读2018-01-28 14:47
一、种植茼蒿需种量茼蒿采用撒播法播种每亩用种量2.5~3公斤。采用点播法,密度3.5厘米见方,每亩用种量0.85公斤。二、茼蒿种子处理方法茼蒿播种前宜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方法是:播种前3~5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0.5小时,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小时,将已消毒的种子洗净后,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取出后用容器装好保湿,置于25℃
种植知识 644人阅读2018-01-27 14:51
茼蒿间苗间得好,不仅茼蒿后期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不弯曲。首先是间苗时间要恰当。如果间苗时间过早,容易费二次工夫。因为撒入地里的种子,浇水后并不会同时生长,这势必造成有的种子幼苗已经出土,而有的种子却刚刚开始发芽生长。反之,如果间苗时间过晚,茼蒿地上部已经长出多片真叶,过多的叶片会挡住间苗人的视线,造成间苗困难,效率低;地下部则由于
种植知识 712人阅读2018-01-27 14:49
茼蒿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保水保肥、有方便的灌溉条件、土质比较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土壤PH值以5.5~6.8为宜。茼蒿为速生性蔬菜,需施用较多氮肥。一般底肥亩撒施高品质农家肥2500~4000千克、50公斤磷肥、15公斤尿素,经翻耕、细整后平整作畦。茼蒿栽培畦要求做到2畦1深沟,2畦宽(连沟)4米(即每畦连沟2米)。2畦之间的走道宽33厘米,深10厘米,畦面
种植知识 610人阅读2018-01-25 14:52
茼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冬、春、秋季保护地种植越来越普遍。播种后一般40~50天收获,温度低时生长期延长至60~70天。茼蒿春季种植亩产800~1200公斤,秋季种植亩产1200~1500公斤。如大叶茼蒿的采收分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一次性采收是在播后40~50天,苗高20厘米左右,贴地面割收。分期采收有两种方法,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枝割收,每次采收后浇水
种植知识 794人阅读2018-01-23 14:53
1、大叶茼蒿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缺刻少而浅,叶肉厚;嫩枝短而粗,纤维少,品质好,产量高;但生长较慢,成熟稍迟,不耐寒,栽培比较普遍。如杭州木耳茼蒿、上海圆叶茼蒿等。2、小叶茼蒿又称花叶茼蒿、细叶茼蒿或鸡爪茼蒿。叶狭小,缺刻多而深,叶肉薄,但香味浓;嫩枝细,生长快,品质较差,产量低;较耐寒,成熟较早,栽培较少。此种类型,在
种植知识 673人阅读2018-01-22 14:56
茼蒿的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两种。春季大棚栽培的1月上中旬播种,小棚栽培的2月上中旬播种,露地栽培的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秋季大棚抗暴雨栽培的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一次性采收上市,南京称伏茼蒿,因生产难度大,市场紧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秋季露地栽培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冬季小棚栽培的10月下旬播种,大棚栽培的11月中旬播种,
种植知识 769人阅读2018-01-21 14:54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全国各地均可大棚种植。一、茼蒿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茼蒿的适应性广,喜冷凉环境,不耐高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在10~30℃范围内均能生长,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但能耐受短期零度低温,种子在10℃以上即可萌发,但15~20℃发芽最快。二、茼蒿生长对光照的要求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
种植知识 547人阅读2018-01-20 14:57
茼蒿又叫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潮湿,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耐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茼蒿属浅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层。茎圆形,绿色,有蒿味。叶长形,圳缘波状或深裂,叶
种植知识 778人阅读2018-01-19 15:00
茼蒿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潮湿,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耐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茼蒿属线根性蔬菜,根系入土浅,主要分布在0~20厘米的土壤中,侧根较发达。茼蒿茎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茎高达70厘米,不分枝或自中
种植知识 658人阅读2018-01-19 14:59
冬季栽培蔬菜大多都是在大棚里进行,当寒潮来袭时,农户更需注意大棚蔬菜的管理,如果遇到低温灾害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抢收受灾蔬菜,加强田间管理农户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赶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抢收在地蔬菜。露地种植蔬菜若遇冻害,应在受灾后及时采收,受冻蔬菜可放置避光通风处缓慢解冻,以求最大程度恢复其商品价值。未到采收期蔬菜要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知识 792人阅读2018-01-18 17:06
一、茼蒿霜霉病症状及危害茼蒿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中上部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发黄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即病原的孢子梗及孢子囊。二、茼蒿霜霉病传播途径茼蒿霜霉病的病原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秋播越冬菊科蔬菜及菊科杂草上潜
病虫防治 880人阅读2018-01-06 17:00
吕欣悦
叶明轩
胡晨熙
陆裕
左正刚
吴静月
陈述
毕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