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地栗、苾荠、芍、凫茈、钱葱、土栗
简介:荸荠原产印度,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荸荠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可以促进人体发育,也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
荸荠图册(共40张)
利用浅水环境种植荸荠、养殖青虾,既可获得荸荠、青虾双丰收,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受光条件好的水田种植荸荠,面积以3亩~5亩为宜。在荸荠田四周开挖宽0.5米、深0.8米的外环沟,每隔2.5米开挖一条宽0.5米、深0.6米的畦沟,畦沟要开成“王”“田”字形,做到沟与沟相通。荸荠田两侧设
种植知识 6399人阅读2019-10-11 18:18
秆枯病为荸荠的主要病害,是荸荠生长期一种毁灭性病害,有的地方又称“荸荠瘟”,严重威胁着荸荠的正常生产。荸荠受害后茎秆枯死,严重时茎秆呈现一片枯死、倒伏状,地下部不结球茎;受害轻者所结球茎小,果实畸形,品质下降,产量锐减。影响荸荠商品价值。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将田间前茬作物病残体集中烧毁,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
1329人阅读2018-12-03 16:28
1、种植:宜选择土地肥沃、潮湿地带,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选好优良品种,小块下地后要用新高脂膜喷洒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保温、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2、萌芽:温度适宜,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时,便向下萌生新根。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
3373人阅读2018-12-03 16:24
一、品种特点鄂荸荠2号马蹄品种株高110厘米左右,茎粗0.6厘米左右,叶状茎深绿色,分蘖力中等。球茎皮红褐色,脐部平,果肉厚,纵切面椭圆形,纵径2.5厘米左右,横径4.5厘米左右,单个球茎重32克左右。球茎生食口感脆甜,脐部较耐开裂。鄂荸荠2号马蹄品种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干物质含量17.92%,可溶性糖含量6.22%,淀粉含量9.97%。二、种植要点1
品种 828人阅读2018-01-12 16:46
马蹄的生长发育可分为萌芽期、分蘖分枝期、球茎膨大期、开花结果实期和越冬休眠期等5个时期。以下以江苏省为例。一、马蹄萌芽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春季旬均气温达到13℃以上时,球茎开始萌动,抽生发芽茎,发芽茎上长出短缩茎。其向上抽生叶状茎,高10~15厘米;向下生长须根,形成新苗。二、马蹄分蘖分株期(6月中旬至8月下旬):此时旬均气温达24~29℃,
种植知识 692人阅读2018-01-12 16:42
马蹄的成熟期,不同地区各有差异,收获挖掘的时间也不相一致。立冬过后,马蹄的地上部逐渐枯死,地下球茎停止膨大,表明球茎已成熟,即可采收。11月中旬排水落干后,当土壤不粘锄头时就可以挖掘。马蹄也可留田贮存,直至翌年清明,此期间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马蹄刚成熟就采收,球茎还未完全老熟,产量低,品质差,且不耐贮藏。在12月下旬(冬至前后)采
种植知识 580人阅读2018-01-11 16:07
马蹄留种应选择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而粗壮、霜前不倒伏、叶色发青、且病虫害少的田块作留种田,生长过旺和地上部分过早倒伏的不宜留种。留种田选定后,应拔除其间的杂株、倒伏株、病虫害株以及叶色发黄早的植株。留种田应延至春季挖收,选挖球茎较大、充分老熟、顶芽端正、基部平整或稍有凹陷、无裂缝和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种荠,带泥摊晾2~3天,使粘泥稍干,然后堆
种植知识 696人阅读2018-01-11 16:03
马蹄高产所总结的灌水经验,一般是马蹄生长的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干湿交替,后期脱水晒田。具体管理方法:早水马蹄、伏水马蹄一般在栽植时,田间灌薄层浅水,以1.5~3厘米为宜,但不能断水,在一月内做到干干湿湿,以利扎根、还苗。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当活棵后,随着植株的成长,植株蒸腾量的加大,逐渐加深灌水,但一般不超过10厘米深。到马蹄的分蘖分株期,
种植知识 721人阅读2018-01-07 16:07
一、马蹄白禾螟的危害马蹄白禾螟又叫纹白螟、白螟。以幼虫蛀食茎杆。为害初期,植株茎尖部褪绿枯萎,自上而下,逐渐变红转黄,茎杆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在分蘖分株期受害,主茎分蘖减少,苗数不足;在结球期受害,茎杆枯死,影响球茎膨大,使品质下降,产量锐减。二、马蹄白禾螟发生规律1、马蹄白禾螟每年发生4代,有的年份有不完全的5代。2、马蹄白禾螟
病虫防治 610人阅读2018-01-01 15:44
一、马蹄小菌核秆腐病症状及危害马蹄小菌核秆腐病会造成茎秆病部变黑腐烂,叶茎易折断,其内密生斜头黑色小菌核,地下根茎和球茎受侵染变褐色坏死。二、马蹄小菌核秆腐病传播途径马蹄小菌核秆腐病以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菌核随灌溉水漂浮水面,接触马蹄苗侵染致病。三、马蹄小菌核秆腐病发病原因马蹄长期深灌水,后期脱水过早有利发病。四
病虫防治 925人阅读2017-12-28 15:53
一、马蹄灰霉病症状及危害马蹄灰霉病主要在马蹄采收及贮藏期的马蹄球茎上发生,伤口处易发生。起初马蹄肉变棕褐色后变软腐烂,上生灰褐色霉层。二、马蹄灰霉病传播途径马蹄灰霉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马蹄的球茎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气流传播,从伤口入侵致病。三、马蹄灰霉病发病原因在贮藏期湿度大,发病重。四、马蹄灰霉病预防措施1、选用无病种球育苗。2
病虫防治 818人阅读2017-12-27 15:51
一、马蹄茎腐病症状及危害马蹄茎腐病发病的叶状茎外观症状呈枯黄至褐黄色,病茎略细且短,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状茎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变为暗色不规则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组织变软易折倒,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暗色稀疏霉层。二、马蹄茎腐病传播途径马蹄茎腐病以菌丝体在病残株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此菌在未腐烂的病组织中存活8个月。三、马蹄
病虫防治 605人阅读2017-12-24 15:57
一、品种特点桂蹄2号马蹄品种苗期25天,大田繁苗期50~60天,大田生育期140~150天,有较强的分株能力,繁殖系数20倍,不易感杆枯病,花穗形成较早,植株高度约95厘米~105厘米,球茎大,呈扁圆形,脐微凹,横径3.5~5.5厘米,纵径约2.5厘米,单球茎平均重26克,最大50克/个,鲜球茎总糖含量约6.0%,淀粉含量约7%,肉嫩多汁、清甜脆口,芽粗,皮红棕色、稍厚
品种 770人阅读2017-12-20 16:49
一、马蹄枯萎病症状及危害马蹄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从播种至收获皆可危害,致荸荠烂芽、苗枯和球茎腐烂,尤以成株期受害重。苗期或成株染病茎基部初变褐,植株生长衰弱、矮化、变黄,似缺肥状,以后少数分蘖开始枯萎,终至全株枯死;根及茎部染病变黑褐软腐,植株枯死或倒伏,局部可见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球茎(马蹄)染病荠肉变黑
病虫防治 419人阅读2017-12-01 15:54
马蹄对荸荠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荸荠生产中,在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增施硼肥或锌肥,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增产幅度为10%~15%,增收11%~17%。荸荠红尾:为生理性病害,症状为荸荠管状叶出现红尾不干苗或只干顶端一小节管状叶,主要出现在种植多年的田块,由于缺少硼、锌等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而引起。出现该症状的田块应多施农家
种植知识 924人阅读2017-11-23 16:03
一、品种特点桂粉蹄1号马蹄品种大田生育期140~150天,植株高约90厘米~100厘米,繁殖分株能力强,球茎大小均匀,呈扁圆形,脐平,横径2.5~3.8厘米,纵径约2.0厘米,单球茎重10~20克,芽细长直,皮红黑色;鲜球茎总糖含量约5.7%,淀粉含量约11.4%。适宜加工马蹄粉。二、种植要点1、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育苗,苗床种植密度10×15厘米,2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
品种 896人阅读2017-11-16 16:50
一、品种特点桂蹄4号马蹄品种的植株高度约85厘米~100厘米,分蘖分株水平中等,匍匐茎粗0.3~0.5厘米,单株匍匐茎3~5条;须根系,入土深20~30厘米;叶状茎叶色浓绿,细长管状,高约95厘米,直径约0.5~0.6厘米;叶片退化成为膜片状,几乎不含叶绿素,着生于叶状茎的基部及球茎上部数节,包被主、侧芽。花穗长度2.7~4.1厘米,小花呈螺旋状贴生,外包萼片,具有雄蕊3个,雌蕊1个
种植知识 796人阅读2017-11-14 16:47
一、马蹄杆枯病症状及危害马蹄杆枯病又叫马蹄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叶鞘、叶状茎和花器。叶鞘受侵害初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后扩展到整个叶叶鞘,其病部变灰白色,上有黑色小点或长短不一的黑色线条点。茎秆染病,初呈水渍状椭圆形、梭形或不定形暗绿色斑,其上也生小黑点或黑色短条点,病茎变软,凹陷易倒伏,严重时秆枯死。花器感病,多发
病虫防治 493人阅读2017-11-14 15:59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莎草科又,原产于印度,全球约150种,广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我国荸荠载培历史悠久,据后汉书云:“王莽末,南方饥谨,人庶群入野泽,掘壳茈而食”。而南方以江、浙为主,而浙江尤以绍兴、嵊县、诸暨等地为主要产地,可见2000年前,绍兴已广为栽培。我国自西汉时已有栽培马蹄记载,有20余种和一些变种,
种植知识 607人阅读2017-11-12 16:44
一、根马蹄的根为须根系,须根发生于短缩肉质茎基部,细长,白色,后转为褐色,无根毛,入土深20~30厘米。二、茎马蹄的茎有肉质茎、叶状茎、匍匐茎和球茎4种。1、肉质茎:位于球茎萌发后发生的发芽茎和匍匐茎的先端,在生长期间为短小而不明显的短缩茎。其顶茎及侧芽向地上抽生叶状茎,基部的侧芽向土中抽生匍匐茎。2、叶状茎:绿色,细长管状,高约60~100厘
种植知识 911人阅读2017-11-11 16:43
吕欣悦
叶明轩
胡晨熙
陆裕
左正刚
吴静月
陈述
毕研修